研究目的及意义:
“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”在国内首次提出,这一命题对我国高等教育软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。
本项目主要目的有:
从“中国模式”寻找“高教因素”。“中国模式”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国外学者、政要和媒体所提出的新概念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保持平均9.4%的发展速度,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,为此形成了“中国模式”。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,为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,中国高等教育得到高速度发展,为此形成了中国高教管理模式。寻找“中国模式”的高教因素是本项目的主要目的。从国际比较角度来分析中国高教发展的原因,探讨具有国际意义的“中国高教管理模式”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。
寻找教育转型的“整体规律”。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、政策引导和科学管理的方法,顺利实现高教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,这些成功经验需要从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律上去认识和分析。
从高教经验中寻找政策的导向。总结经验和研究模式的目的,是为了寻找中国高教未来发展的政策导向。通过新的“模式”的再认识,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体系,通过政策的科学化,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。
本项目主要目的有:
从“中国模式”寻找“高教因素”。“中国模式”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国外学者、政要和媒体所提出的新概念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保持平均9.4%的发展速度,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,为此形成了“中国模式”。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,为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,中国高等教育得到高速度发展,为此形成了中国高教管理模式。寻找“中国模式”的高教因素是本项目的主要目的。从国际比较角度来分析中国高教发展的原因,探讨具有国际意义的“中国高教管理模式”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。
寻找教育转型的“整体规律”。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、政策引导和科学管理的方法,顺利实现高教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,这些成功经验需要从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律上去认识和分析。
从高教经验中寻找政策的导向。总结经验和研究模式的目的,是为了寻找中国高教未来发展的政策导向。通过新的“模式”的再认识,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体系,通过政策的科学化,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。
研究主要内容:
1. 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比较研究
2. 10个专题研究:
1. 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比较研究
2. 10个专题研究:
(1)“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识”专题访研;
(2)“课程、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”专题访研;
(3)“实践教学、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团队与高师队伍建设”专题访研;
(4)对口支撑西部地区高校专题访研;
(5)“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”专题访研;
(6)“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”专题访研;
(7)“开展教学成果奖励评选工作”专题访研;
(8)“推进远程与继续教育”专题访研;
(9)“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”专题访研;
(10)“深化财经、政法、农村教学改革”专题访研。
3.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
3.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
项目研究主要成果:
访研成果:10个专题访研100名校院长、专家教授,总版面200个,分别在《管理观察》杂志上10期连发,向全国2000所高校校院长推介。
理论成果: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的研究。
政策成果:提出“加速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建设的综合纲要和政策建议”。
访研成果:10个专题访研100名校院长、专家教授,总版面200个,分别在《管理观察》杂志上10期连发,向全国2000所高校校院长推介。
理论成果: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的研究。
政策成果:提出“加速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建设的综合纲要和政策建议”。
成果发布领域及影响力:
本项研究成果发至:全国2000所高等院校校(院)长;
首脑与政府界:全国人大、全国政协、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及相关机构、各省省委书记、省长;
产业与工商企业界:包括国资委大型企业150家、3000多家上市公司、乡镇企业500强、民营企业500强、全国优秀和知名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层;
知识与学术界:全国软科学、管理科学、交叉科学等研究机构与管理人员。
本项研究成果发至:全国2000所高等院校校(院)长;
首脑与政府界:全国人大、全国政协、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及相关机构、各省省委书记、省长;
产业与工商企业界:包括国资委大型企业150家、3000多家上市公司、乡镇企业500强、民营企业500强、全国优秀和知名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层;
知识与学术界:全国软科学、管理科学、交叉科学等研究机构与管理人员。
联系方式:
联系人:田雨
联系QQ:1526627521
联系电话:18310874937